欢迎来到KTV招聘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广安 [切换]
    广安KTV招聘网 > 广安热点资讯 > 广安励志/美文 >  【译文】来信说“先生又说‘照心不运动’难道是因为它遵循天理而

    【译文】来信说“先生又说‘照心不运动’难道是因为它遵循天理而

    时间:2022-11-03 20:00:10  编辑:快推网  来源:  浏览:551次   【】【】【网站投稿
    【译文】来信说:“先生又说:‘照心不运动。’难道是因为它遵循天理而称之为静吗?‘妄心也是照’,难道是因为良知无不在心中,无不在心中澄明,而视听言动不违反准则,就都符合天理吗?并且既然说妄,那么妄心可以称之为照,而在照心,就可以称之为妄了。虚妄与止息有什么差异?如今借妄心有照来接着‘至诚无息’讲,我没有明白,希望得到您再次教诲。”“照心非动”,因为它是澄明觉悟的本体自然发散出来的,并没有活动,有所动

    【译文】来信说:“先生又说:‘照心不运动。’难道是因为它遵循天理而称之为静吗?‘妄心也是照’,难道是因为良知无不在心中,无不在心中澄明,而视听言动不违反准则,就都符合天理吗?并且既然说妄,那么妄心可以称之为照,而在照心,就可以称之为妄了。虚妄与止息有什么差异?如今借妄心有照来接着‘至诚无息’讲,我没有明白,希望得到您再次教诲。”

    “照心非动”,因为它是澄明觉悟的本体自然发散出来的,并没有活动,有所动就是妄心了。“妄心亦照”,是因为澄明觉悟的本体时刻都存在于内心,但是有运动,没有运动就是照了。没有妄没有照,不是以妄为照,以照为妄。照心为照,妄心为妄,这仍然是有妄有照。有妄心有照心,那么仍然是将照心与妄心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心,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心就会有止息。无妄无照就没有区分,没有区分就不停息了。

    【】来书云:“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。夫清心寡欲,作圣之功毕矣。然欲寡则心自清,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。盖欲使此心纯乎天理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耳。今欲为此之功,而随人欲生而克之,则病根常在,未免灭于东而生于西。若欲刊剥洗荡于众欲未萌之先,则又无所用其力,徒使此心之不清。且欲未萌而搜别以求去之,是犹引犬上堂而逐之也,愈不可矣。”

   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,此作圣之功也。必欲此心纯乎天理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,非防于未萌之先,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。防于未萌之先,而克于方萌之际,此正《中庸》“戒慎恐惧”、《大学》“致知格物”之功,舍此之外,无别功矣。夫谓“灭于东而生于西”、“引犬上堂而逐之”者,是自私自利、将迎意必之为累,而非克治洗荡之为患也。今曰“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”,只“养生”二字,便是自私自利、将迎意必之根。有此病根潜伏于中,宜其有“灭于东而生于西”、“引犬上堂而逐之”之患也。

    【译文】来信说:“清心寡欲是养生的关键。能够做到清心寡欲,成为圣人的工夫就完成了。没有欲望,内心自然清静,内心清静并不是说舍弃人事活动而离群索居,追求安静,而是要使这个心纯粹是天理,没有一毫私欲罢了。现在想要做这个工夫,在人欲产生之时去克制,那么常常会留着一个病根,难免东边刚刚消除,西边又产生了。如果想要在各种欲望没有产生的时候彻底剥除洗涤,又不知道如何用功,只会让这个心不清静。并且想要在欲望没有萌发的时候搜求剔除,这又好比诱使狗进入礼堂之内又去赶它出去,更加不行。”

    一定要让这个心纯粹是天理,没有一毫人欲,这就是成为圣人的工夫。一定要让此心纯粹是天理,没有一毫人欲,除非在人欲没有萌发的时候进行防备,在人欲刚刚萌发之际进行克制,否则不能实现。在欲望没有萌生的时候防备,在欲望刚刚萌生之时加以克制,这正是《中庸》“戒慎恐惧”、《大学》“致知格物”的工夫,除此之外,再没有别的工夫了。说“欲望刚在东边克制住,又在西边萌生”,“诱使狗进入堂屋又赶出去”,这是因为内心受自私自利、迎合固执的牵累,不是克制工夫所要担心的。现在说“养生的关键在于清心寡欲”,正是“养生”两个字,就是自私自利、迎合固执的病根。这个病根潜伏在心中,当然也就有“欲望刚在东边被克制住,又在西边萌生”,“诱使狗进入堂屋又赶出去”的担忧。

    语出《河南程氏遗书》卷二下:“至如养犬者,不欲其升堂,则时其升堂而扑之。若既扑其升堂,又复食之于堂,则使孰从?虽曰挞而求其不升,不可得也。”

    语出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无有所将,无有所迎。”

    【】来书云:“佛氏于‘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’,于吾儒‘随物而格’之功不同。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,用致知之功,则已涉于思善矣。欲善恶不思,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,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。斯正孟子‘夜气’之说。但于斯光景不能久,倏忽之际,思虑已生。不知用功久者,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?今澄欲求宁静,愈不宁静,欲念无生,则念愈生,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,后念不生,良知独显,而与造物者游乎?”

    “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”,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。“本来面目”即吾圣门所谓良知。今既认得良知明白,即已不消如此说矣。“随物而格”,是“致知”之功,即佛氏之“常惺惺”,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。体段工夫,大略相似,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,所以便有不同耳。今欲善恶不思,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,此便有自私自利、将迎意必之心,所以有“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,则已涉于思善”之患。孟子说“夜气”,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,指出个良心萌动处,使他从此培养将去。今已知得良知明白,常用致知之功,即已不消说“夜气”;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,而仍去守株,兔将复失之矣。欲求宁静,欲念无生,此正是自私自利、将迎意必之病,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。良知只是一个良知,而善恶自辨,更有何善何恶可思?良知之体本自宁静,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;本自生生,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;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,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。只是一念良知,彻头彻尾,无始无终,即是前念不灭,后念不生。今却欲前念易灭,而后念不生,是佛氏所谓“断灭种性”,人于槁木死灰之谓矣。

    【译文】来信说:“佛教的‘在不思考善不思考恶的时候认识本来面目’,和我们儒家‘随物而格’的工夫不同。我如果在不考虑善也不思考恶的时候用致知的工夫,就已经进入思考善的境地了。想要善恶都不去思考,保持内心良知清静自在的状态,只有在睡着刚醒来的时候。这正是孟子的‘夜气’学说。但这个时刻不能长久,片刻之间,思虑就已经产生了。不知道用功长久的人,能否常常处于睡着初醒而思虑没有产生的状态吗?现在我想要追求宁静,越发不宁静,想要不产生念头,越发产生念头,怎么样才能使这个心做到先前的念头消失,而后面的念头不产生,良知独立彰显,而与造物主同游呢?”

    “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”,这是佛教给那些没有认识本来面目的人设置的简单方法。“本来面目”就是我们儒家所谓的良知。如今既然已经把良知认识清楚,就不必这样说了。“随物而格”,是“致知”的工夫,也就是佛教的“常惺惺”,也是常常保存他的本来面目。两段工夫,大略相似,但佛教有一个自私自利的心,所以就有不同了。如今想要不思考善恶,内心的良知清静自在,这就有了自私自利、迎合固执的心,所以有“不思考善不思考恶的时候用致知的工夫,已经进入思考善的境地”这种担忧。孟子说的“夜气”,也只是针对那些丢失了良心的人而言,指出良心萌动的地方,使他从这里培养下去。如今已经领会了良知,时常用致知的工夫,就不需要再讲“夜气”;如果得到兔子后不知道守着这只兔子,却仍然守住那个树桩,那么兔子也将再次丢失。想要追求宁静,想要不产生念头,这正是自私自利、迎合固执的毛病,这是因为意念越产生越不宁静。良知就是一个,但善恶自然会辨明,哪还有什么善什么恶可以考虑的呢?良知的本体本就宁静,现在却另外增添了一个念头去追求宁静;良知本来是生生不息,现在却又增添了一个意念想要不生;不仅圣人之学所讲的致知工夫不是这样,就是佛教也不是这样迎合固执。只要一念良知,就彻头彻尾,无始无终,就是先前的念头不会消失,后来的念头不会产生。现在却想要前面的想法容易消失,而后面的想法不产生,这是佛教所讲的“断灭种性”,进入枯槁死灰的沉寂状态了。

    语出《六祖法宝坛经·行由品》:“惠能云: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应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。”

    语出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上与造物者游,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。”

    常惺惺:禅语,意为经常保持清醒状态。

    最新便民信息
    广安最新入驻机构
    15535353523